李连芬
7个月成为世界记忆大师
秦皇岛地区首位世界记忆大师
热烈祝贺尚忆教育世界记忆大师班学员李连芬获得世界记忆大师称号!
丨缘起丨
《最强大脑》这个节目相信大家都看过,很多人看过之后只当它是一种综艺节目,那些挑战选手表现出来的技能,很多人都认为是天生的,认为他们是“天才”,离我们很远……我看第一季的时候跟大家的想法一样,因为他们所拥有的那些超乎常人的能力似乎只在电视、小说中看过,所以对他们只有羡慕和崇拜。后来是因为儿子,开始接触到幼儿全脑开发,然后进入全脑开发机构参与教学和管理工作,对全脑教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且开始购买各种书籍开始深入研究,才慢慢意识到,我们的大脑是可以通过训练让它变得更强大的,其实我们大多数人只使用了不到5%的大脑能力,另外95%的潜能都在沉睡着……
因为有了这份好奇,开始通过各种方式不断钻研怎样通过训练能让小朋友的大脑尤其是蕴藏巨大潜能的右脑能力延续下去,可是慢慢的因为看的书多了,听的课多了,自己的教学经验也多了之后,发现简单的玩教具操作并不能达到《最强大脑》节目里所呈现的那种效果,我想他们一定还有其他的训练方法,于是更多的书籍,更多的学习和研究开始了……2016年3月,特意辞掉了工作,前往广州跟央视记忆顾问张海洋老师以及6位世界记忆大师学习,在这里学到了很多有效的记忆方法和训练大脑的方法,这也是我第一次接触到世界记忆大师!
印象最深的是尚忆记忆大师陆伟教练,当时看到他只有崇拜和仰慕,原来可以和大师如此近距离接触,非常兴奋!当时在广州跟他们讨教训练和成长历程,看记忆大师陈阳老师表演如何在几十秒内记住一副打乱顺序的扑克牌,哇,那个心情,崇拜至极!也就是在那时心里就埋下了一粒种子,既然不是天生的,那么,有朝一日我也一定可以成为“世界记忆大师”!
丨记忆之路曲折丨
虽然当初埋下了种子,但是回到秦皇岛以后并没有直接去行动考取这个全世界只有几百人持有的高难度证书,而是开始了自己的教学历程。为了将自己学到的好的记忆方法传播出去,帮助更多孩子改善记忆水平,于2016年5月1日创办了“金海狸国际脑能教育”学校,正式成为一名脑力开发老师、记忆运动的推广者。教学工作开始之后,发现自己的时间排的很满,课程很多,所以想抽出时间进行系统训练很难,而考取证书就更难了,但是梦想一直在,而且随着教学的深入,梦想的火光越来越亮……
2017年1月1日,金海狸第二个校区成立了,意味着会有更多的孩子走到金海狸教室,但是自己的能力水平能否帮助孩子们成长更快、影响更大呢?自己的水平是否具备指导孩子们成为最强大脑呢?虽然自己有四年多的全脑教学经验,但总是感觉还差点什么……
就在这个时候第四季最强大脑火热播出,作为一名资深脑粉,每周五都会组织学生们在家里观看,孩子们来上课时会兴高采烈的跟我分享他们对最强大脑挑战项目以及选手的向往和崇拜,从孩子们眼睛里,能看到他们的热情和向往……而此刻我的梦想在心里开始按耐不住,开始生根发芽了!也许真的是机缘巧合,无意间我看到了尚忆战队招募2017世界记忆大师班学员的消息,更加吸引我的是战队的超豪华教练团队,(除了陆伟、方士奇、陈阳世界记忆大师作为教练之外,还有我崇拜的最强大脑明星苏泽河、黄胜华、苏清波、潘梓祺)他们让我没有任何拒绝的理由,哪怕最后拿不到大师证,能跟他们学习也是值得骄傲的事情!
所以下定决心安排好学校和家里的事情,5月7日就踏上了开往广州的火车,开始了记忆大师求学路。
丨还好没放弃丨
因为带了很多班,所以当时来学习,只协调出一个月时间,计划将训练方法学会之后就回家自己训练,可是这个想法被教练知道后直接否定了,强烈要求我留下来长期训练,因为回家后有孩子,有学校,每天能保证的训练时间真的是个未知数,很可能因为在家里的训练时间不足,干扰信息太多,导致没有办法全身心训练,而最终与大师证失之交臂,毕竟这个证书并不是随随便便考考就能拿到的,很多人是付出了两年甚至三年的时间才最终得到,所以综合考虑后,放下了学校和家庭,为了这个一年前的梦想疯狂了一次,做了一个让我一辈子都不后悔的决定,就是全力以赴拼搏一次,哪怕最后不成,努力过不留遗憾!
花了几天时间一边训练一边跟家里以及学生家长做工作,一开始受到了很大的阻碍,家里人不理解,不支持,觉得我不用这么拼,尤其是小孩子只有4岁多,离开这么久是不行的……很多家长一开始对我的决定也有不满,毕竟会耽误孩子的学习进程,会浪费很多时间,孩子又不想换老师……一系列问题都来了,但即使困难再大,我依然没有退缩,我坚定的告诉大家,今年我一定可以拿到“世界记忆大师”证书!没有万一!!
也许是我的坚持和信念让其他人妥协,此后老公鼓励我:不要有太大压力,既然你喜欢,那就去做,我全力支持你!婆婆也告诉我:放心,孩子我们会照顾好,你不要分心,既然有梦想那就去追吧,等着你的好消息!萌萌跟我说:妈妈,你是最强大脑,我以后也要上最强大脑!如果我想你就跟你视频……不止一个学员家长发信息给我:李老师,我们当初报名跟你学记忆就是因为信任你,现在我们依然信任你,相信你一定能成功,我们在家等你凯旋,继续跟你学习……学校的老师们告诉我:李老师,你放心训练,好好比赛,学校有我们绝对不会差,你不在我们会把学校做的更好……大家跟我说的每一句都深深的印在我的大脑里,也给了无穷的力量和巨大的动力,让我毫无畏惧的奋勇向前!
之后我开始了每天十小时以上的全职系统训练。也就是此时开始,巨大的精神压力也无形中压住了我,因为此时的奋斗和拼搏已经不仅仅是为了自己的梦想,还有家长的信任,家人的支持和孩子们的期待!
下定了决心,之后就是每天大量的训练,而且每天来的最早,走的最晚,每天的训练量非常大,比其他同学不只高出一两倍,其他伙伴每天联结1页,记1页的时候,我联结8页,记2页,熟悉之后记3页;扑克牌别人一天记10副我就记20副……高强度的训练量让我的成绩提高很快,加上陆伟教练的特别指导,让我对训练充满热情和激情!
丨攻破心理阴影丨
训练一开始成绩提升很快,所以很开心,但是上帝总是会捉弄你一下,不让你走的太顺畅,清楚的记得第一届尚忆杯模拟赛。为了让选手们更好的适应真正的比赛,尚忆在6月25号组织了一场规格很高的模拟赛,这是第一次参加正式比赛,心理很紧张,因为这也是证明自己两个月来努力结果的时候,所以很在乎比赛的成绩。
就是因为太在意这场比赛,导致从第二项二进制开始就非常紧张,导致记的效果很差,平时的训练水平完全发挥不出来,尤其是马数,脑袋一片空白,回忆的时候竟然每一行都有忘记的……所以终身难忘的15分钟马数成绩20分,十项总分2209分,这个马数的心理阴影一直到香港赛才算有所攻破!
我所有训练计划都是陆伟教练亲自指导,他的理念中非常看重马拉松项目,因为马拉松最能训练出选手的能力,包括专注力和记忆的广度以及持久度,去年的特级记忆大师石燕妮在他指导下能两遍记忆30副扑克,所以我平时训练马拉松都是按照他所推崇的“两遍能力”在训练,自认为训练效果很好,训练成绩也不错,但就是因为这一次的“太在意”结果,导致马数成为了我心里的一个梗!
重要原因就是因为它是取决于最终能否拿到证书的关键因素——铁三项之一。陆教练说过脑力训练身体第一、心理第二、技术第三,为了弥补这个心理阴影,我花费了比别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因为马拉松项目需要的地点比较多,所以每个周末几乎没有停止过找地点。
从那以后的每一次不管是测试还是比赛,马数都成为我最担心的项目,一到马数就会紧张的呼吸困难,而只要一紧张成绩就很差!所以平时的训练中也加入了一些心理暗示,心理辅导,想让自己尽快从失败的阴影中走出来,尝试了很多办法!
很快第二次模拟赛于8月9日开始了,本以为通过一个月的努力,自己的心理阴影已经克服了,当时自己的训练水平半小时马数能达到两遍记忆960,正确880。表面上我好像已经放下了,但实际上“它”还在……这次比赛马数竟然只对了460,同样的紧张状态,同样的一片空白,比赛时根本记不住……而且这种状态还迁移到了马拉松扑克上,半小时记忆了8副,竟然只对了3副,而当时的训练成绩是8副能全部正确的……
比赛还没结束整个人几乎要崩溃了,清楚的记得马扑比完走出赛场遇到了李莉和方士奇老师,完全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眼泪啪啦啪啦往下掉……当时的心情真的难以形容,感觉自己努力了这么久,偏偏在展示结果的时候炸的一塌糊涂……那种极度失落崩溃的感觉差点让我选择放弃!
方士奇大师兄帮我分析我的心理,陆教练也安慰我,但是就是无法走出来,当天晚上给老公打电话,老公心疼我,问我要不要回家,大不了不考这个证了,当他问我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一下子清醒了,当初为什么来这?现在经历的值得我放弃吗?如果放弃了将来怎么办?怎么向学生们、家长们交代?怎么跟萌萌说?……难道要告诉所有人,我追梦的路只走了不到一半就放弃了吗?难道要给学生们和萌萌做反面教材吗?
不,绝对不可以!我坚决否定了老公的想法,擦干眼泪,收拾心情,继续找到前行的路,斩断荆棘,勇往直前!开始更加刻苦的训练,而且开始进行更多的心理疏导,让自己能摆脱这可怕的心理阴影,因为亚洲赛就要来了,能否拿到“亚洲记忆大师”证书,马拉松是关键!
二次模拟赛以后,开始了每天半小时马拉松和马扑的强化训练,这也是陆教练为了帮我克服心理阴影制定的特殊计划,只有自己水平足够高的时候,哪怕受心理因素影响也不会有太大偏差。就这样每天坚持跑马拉松,到8月24日香港赛的时候,虽然没有发挥出平时的训练水平,但是顺利通过了亚洲记忆大师的考核标准。有了这一次的成功经验,这个巨大的心理疙瘩总算是放下了!
这一段的精力给我最大的感触和体会就是,训练路上不可能一帆风顺,总会遇到困难和瓶颈,这些阻碍我们前行的也许是家庭因素,也许是自我设限,还有可能是外界的压力……身在其中,有时真的难以自拔,会让自己沉陷而迷失方向,或者失去前行的动力,甚至畏惧前行,不管你遇到的是哪一种,只要心中坚信“坚持”就会有结果,那么走到最后一定会收获你想得到的。接下来在中山城市赛上,短时马数和马扑都得到了项目金牌,又一次成功的经历更让我对自己信心满满!
丨成功路上再起涟漪丨
中国区总决赛,一个比世界赛还要难的选拔赛,因为中国选手的水平普遍高于世界选手,所以在这场比赛中要选拔出最优秀的参与世界赛,毕竟世界赛的参与名额有限制,所以每一位选手都倍加重视此次比赛,想把自己的最佳状态展示出来,高水平入围世界赛。
可偏偏这个时候,突发状况再次发生,心理阴影再次作祟……比赛时脑海里出现了孩子们的期待,老师们的期盼,家人的等待……当时心里的唯一想法是我一定要晋级!
其实当时自己的成绩已经稳定在4000多分,不需要担心晋级问题的,可是下午的马数,由于太过在意和紧张,那种一片空白的感觉又来了,平时训练半小时两遍1080能对960,可是比赛一开始状态就不对,脑袋里充满了“不能错”“要专注”“一定要晋级”……这些想法,导致自己不能专注去记,所以只记了963,回忆时,心跳加速,大脑空白……当写到第一个空桩的时候,心里就开始害怕,这下完蛋了,最不好的念头、最差的状态全都跑出来了……越写越紧张,越害怕,结果写完第一遍的时候竟然十几行空桩,记得很深刻,一边写手都在抖,直到最后一秒钟交卷都在推空桩,所以比完之后心情很沉重……
自认为心理素质不错,以前不管是升学考试还是考教师证、会计证、导游证……这些证书,从来没有紧张过,而且发挥都很好,从小到大都没有过这种害怕的感觉!真的是心理因素的影响,因为记忆比赛不像可以提前学习的知识型考试,不是你只要准备充分,知识点掌握了就可以自信的去考试,所有项目都是现场记忆,对选手的专注力、抗干扰能力、记忆广度、记忆持久度、心里素质……要求比较高,而选手的身体状况、心理状态对记忆影响更大!最终中国赛的马数成绩是963只对了743,其他项目也或多或少因为自己的心理状态受了影响,总分只有4103分……
本以为突破了心理阴影,没想到因为自己的“太在意”又把“它”召唤回来了,中国赛结束后只剩半个月时间就是世界赛,世界赛上马拉松数字、马拉松扑克、快速扑克总分3000分可是拿到“世界记忆大师”的四项基本要求,短时心理阴影怕是很难攻破,这时心理学研究生陆教练,开始给我指点迷津,改变策略。
出来学习半年多,不能因为最后的心态问题功亏一篑!调整后的策略是将之前的从头到尾看两遍调整为三遍,减少记忆量,提高准确率,通过第三遍给自己心理安慰,暗示自己三遍记完肯定不会错。训练了这么久的“两遍记忆”竟然在赛前半个月临时改变,有点于心不忍,但是为了稳当的拿到证书,只能“忍痛割爱”,这也成为了今年世界赛上的小遗憾!
虽然自己没能将两遍记忆能力在世界赛上表现出来,但是有其他伙伴按照这种方法记忆马拉松扑克破了世界纪录,记对了32副!出现了第二个石燕妮,相信这种方法会被传播并且广泛应用,让更多的人不断挑战更高的大脑极限!不断刷新纪录!
丨收获梦想和友谊丨
今天拿到了大师证,大家纷纷送来祝福和赞扬,而这7个月(206天)的训练历程将成为我一辈子最难忘的回忆,也是值得骄傲和自豪一辈子的事儿。
首先,我是一个5岁孩子的妈妈,很多人会问我,离开家那么久,孩子怎么办?孩子能离开你吗?你能离开孩子吗?……每次有人问我这个问题的时候,鼻子都会酸酸的,第一次离开家这么久,一开始确实舍不得,每天都会想家,想儿子,想学校的事情……白天训练时经常走神,晚上回家跟舍友一起想娃,不知多少次夜里偷偷哭,尤其是舍友回家以后,自己一个人,在一间十几平的小房间里,夜里失眠泪流不止……
一起训练的梦想妈妈有好几位,因为有共同语言,所以训练之余经常会一起交流,我们也成了并肩作战的战友,但是这种骨肉分离,精神压力又很大的状态真的很煎熬,没做过妈妈的选手是很难理解的……
两个月以后,跟我关系比较好的另外两位妈妈终究受不了这种煎熬,为了孩子选择了放弃……她们的离开对我有过触动,尤其是舍友走了之后,她走的第一周,几乎每天都失眠,而且失眠的时候更多的想的就是孩子,很多次自己睡梦中哭醒,即使这样也没想过要放弃,因为当初梦想的种子在我脑海里埋藏的够深,现在已经生根发芽,我相信坚持下去一定会开花结果,因为上帝总是会偏向那些努力的有梦想的人!
坚持了206天,克服了重重困难和心里负担以及巨大的精神压力,最终拿到了梦寐以求的大师证,收获荣誉的同时,感慨心酸过往的同时,背后收获更多的是训练过程中坚韧的毅力、一起拼搏奋斗的队友间的深厚情谊,还有曾经遥望崇拜的脑力明星、大神们所给予的指导……细细品味,这些收获远远比一张证书的价值要高,而且这些情谊会一直延续下去,将来我们一起在脑力开发的行业贡献自己的力量,一起推动行业的发展,拿到了证书是结束但也是全新的开始!
再次感谢老公、家人的大力支持;感谢学生家长的信任和鼓励;感谢尚忆战队的每一位教练;感谢战队的每一位队员;感谢一路走来所有给予我关注、关心、鼓励、支持的朋友们,我不是天赋型选手,更不是天才、不是大神,但是我用行动向关心我的人证明了,只要努力的方向对了,只要意志坚定,只要勇往前行不动摇,我同样可以拥有天才的大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