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记忆法记古诗】《清明》(小学必背古诗)

今天我们来学习这首小学必背古诗


《清明

·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文末有送书福利活动,欢迎参与哦。)




用记忆法记古诗,首先要对文字内容展开想象,想象的画面越生动有趣,记忆效果就越好。想象的过程,也就是初步理解与记忆的过程。想象的时候,也可以适当加入一些情节,这样就更有故事感。


图片来源网络



第一步:想象



在清明节的时候,天空下起了蒙蒙细雨。这时候小明和他的小伙伴罩上床单扮幽灵吓唬路人,路上的行人有的以为真遇到鬼,吓得魂都没了。

后来知道真相后的行人非常恼火,想要戒酒消愁,看到路边有个放牛娃就问“请问这附近哪里有喝酒的地方?”,放牛娃说:“前面不远处的杏花村就有。”




第二步:分场景



想象之后,有了对本诗的初步理解和记忆。接下来,我们可以进一步把整首诗的场景通过逻辑进行划分,以加深理解和记忆。


本诗共两句,第一句:“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讲的是清明时节下雨的场景,主要的图像有“雨、行人”。


第二句:“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讲的是借酒消愁的场景,主要的图像有“酒家、牧童、杏花村”。


在回忆整首诗的时候,首先回忆在一个下着雨的清明节,因为思念逝去的亲人,心情低落像丢了魂一样。然后回忆借酒消愁的场景,在这荒郊野外的,只好问问路边的放牛娃,哪里有酒喝。牧童说就在不远处的杏花村有酒家。


第一步“想象”,运用的是右脑的图像功能;第二步“分场景”,运用的是左脑的逻辑思维功能。这样左右脑并用,对于作品的理解和记忆,都能获得很好的效果。




第三步:画图或涂鸦


从右脑图像和左脑逻辑两个方面,把这首诗学习完之后,还可以进一步把图画出来,加深印象。


例如可以参考下面这个图来画一个:


2.jpg



如果不会画,可以把这个图打印出来,涂鸦、上色,也可以达到类似的效果。


通过以上几个步骤,运用记忆法记古诗,是不是挺有意思呢?


3.jpg


分享